【湖南成人高考】專升本復習資料語文--《水龍吟(登建康賞心亭)》(重點課文)
《水龍吟(登建康賞心亭)》(重點課文) 《作家作品》 辛棄疾善詩文,但以詞明世。其詞熱情洋溢,慷慨悲壯。筆力雄厚,藝術風格多樣,而以豪放為主。有《稼軒長短句》。其詞題材廣闊,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。 稼軒詞向來被人稱為“英雄之詞”。這些詞主要表現了詞人以英雄自許,以恢復中原為己任的壯志豪情。 豪放派愛國詩人,與蘇軾齊名,并稱蘇辛。 《課文講解》 1.背景簡介 《水龍吟·登建康賞心亭》)作于宋孝宗淳熙元年秋。詞人時年35歲,南歸已逾十年,壯志依然未酬,胸中充滿郁憤之氣。這首詞是詞人早期作品中最負盛名的一篇,藝術上漸趨成熟,豪而不放,壯中見悲,沉郁頓挫。 2.課文串講 上片大段寫景:由水寫到山,由無情之景寫到有情之景,很有層次。用的是我們常見的表現手法——借景抒情。 開篇寫景,這景意境是宏大壯闊的。遙看遼闊無邊的楚天之下,橫無際涯的秋色,浩浩湯湯的滾滾長江,水天一色。面對這闊大的境界,詞人那種磊落的胸懷讓我們一覽無余。 人心中有愁有恨,雖見壯美的遠山,但愁卻有增無減,仿佛是遠山在“獻愁供恨”。這是移情及物的手法。 “落日樓頭,斷鴻聲里,江南游子”三句,雖然仍是寫景,但無一語不是喻情。落日,本是日日皆見之景,辛棄疾用“落日”二字,比喻南宋國勢衰頹。“斷鴻”,是失群的孤雁,比喻自己飄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。 游子指辛棄疾自己。辛棄疾渡江淮歸南宋,原是以宋朝為自己的故國,以江南為自己的家鄉的。可是南宋統冶集團根本無北伐收復失地之意,也不把像辛棄疾一樣的有志之士看作自己人,對他一直采取猜忌排擠的態度,致使辛棄疾覺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。 “把吳鉤看了,欄干拍遍,無人會、登臨意”三句,是直抒胸臆,此時作者思潮澎湃心情激動。但作者不是直接用語言來渲染,而是選用具有典型意義的動作,淋漓盡致地抒發自己報國無路、壯志難酬的悲憤。除了典型的動作描寫外,還由于采用了運密入疏的手法,把強烈的思想感情寓于平淡的筆墨之中,內涵深厚,耐人尋味。 “無人會、登臨意”則慨嘆自己空有恢復中原的抱負,而南宋統治集團中沒有人是他的知音。 下片十一句,分四層意思: ①“休說鱸魚堪膾,盡西風、季鷹歸未?”晉朝人張翰(字季鷹),在洛陽作官,見秋風起,想到家鄉蘇州味美的鱸魚,便棄官回鄉。現在深秋時令又到了,連大雁都知道尋蹤飛回舊地,何況我這個漂泊江南的游子呢?值得注意的是,這里辛棄疾雖然那張翰自比卻是反其意而用之,然而自己的家鄉如今還在金人統治之下,南宋朝廷卻偏一隅,自己想回到故鄉,又談何容易! ②“盡西風、季鷹歸未?”既寫了有家難歸的鄉思,又抒發了對金人、對南宋朝廷的憤懣,確實收到了一石三鳥的效果。“求田問舍,怕應羞見,劉郎才氣”,是第二層意思。求田問舍就是買地置屋。劉郎,指三國時劉備,這里泛指有大志之人。三國時許汜去看望陳登,陳登對他很冷淡,獨自睡在大床上,叫他睡下床。許汜去詢問劉備,劉備說:天下大亂,你忘懷國事,求田問舍,陳登當然瞧不起你。如果是我,我將睡在百尺高樓,叫你睡在地下,豈止相差上下床呢?(見《三國志?陳登傳》)“怕應羞見”的“怕應”二字,是辛棄疾為許汜設想,表示懷疑:象你(指許汜)那樣的瑣屑小人,有何面目去見象劉備那樣的英雄人物? ③“可惜流年,憂愁風雨,樹猶如此”,是第三層意思。這三句,是全首詞的核心。到這里,作者的感情經過層層推進已經發展到最高潮。下面就自然地收束,也就是第四層意思。 3、用典。就本詞來看,詞人用典意在對比,第一個個是反例,后兩個是正例,正反對比表達了詞人的榮辱觀、價值觀。可見,辛棄疾可謂是用典高手。 4、“倩何人喚取,紅巾翠袖,揾英雄淚。”“倩”是請求。“紅巾翠袖”是少女的裝束,這里就是少女的代名詞。在宋代,一般游宴娛樂的場合,都有歌妓在旁唱歌侑酒。這三句是寫辛棄疾自傷抱負不能實現,世無知已,得不到同情與慰藉。這與上片“無人會、登臨意”義近而相呼應。 5、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,渲染氣氛,營造意境,作者用對秋天里的青天、流水、遠山、落日、孤鴻等自然景物的描寫,渲染了一種凄清蕭瑟的意境,來烘托“登臨意”。 6、以人物動作表現人物的內心。 7、用典抒情。用張翰、劉備以及桓溫等歷史人物的典故來闡發自己的“登臨意”。 《學習要點》
聲明:
(一)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,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,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。
(二)網站文章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。如您對內容、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,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。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kuapingce.com/yuwen57/4406.html